首页  IT互联网  百科  财经  餐饮  动漫  法治社会  房产  国际  国内  机械  家居  健康  教育 

长春网

您当前的位置 : 长春网  >  健康  >  “人老耳聋”不只是听不见 危害还有这些

“人老耳聋”不只是听不见 危害还有这些

2021-03-14

  “医生,这是我爸爸,这几年听力越来越差。我们正常讲话他听不到,拍门、打电话也总听不到,大声点说话又嫌我们太吵,都产生家庭矛盾了,希望医生能帮帮我们……”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医生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事实上,长者们觉得正常的“人老耳聋”危害不仅仅是“听不到”,还会给家庭带来极大困扰。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对包括老年性聋、耳源性眩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隐藏在老年性聋背后的 还有更多危害

  老年性聋一般指60岁以上,由于年龄增长而引起听觉器官的衰老和退变而导致双耳对称性听力下降。这是继关节炎、高血压之外,全世界发病率第三的老年性疾病。

  我国60岁及以上的听力残疾老年人中有66.87是因老年性耳聋引起,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周枫指出,目前老年性聋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常表现为听力下降及耳鸣和心理情绪的改变。

  早期的听力下降有时表现不明显,患者常常主诉“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或者日常交流声音大、看电视声音较其他人大等,这些症状常常容易被忽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进一步下降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甚至高频的听力下降会伴有持续性高调的耳鸣。

  研究发现,有老年性聋的老年人,除了听不见外还会出现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日常生活中我们与部分老年人交谈时会发现,他们时常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懂意思,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下,正常的言语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周枫表示,人们对言语理解需要的不仅仅是感知,还需要涉及大脑相关皮质区域复杂的功能,所以老年性聋患者听话费力是因为他们对快速的语言处理能力下降;听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内容,是因为他们可能存在短期记忆障碍等问题。

  周枫指出,早期老年性聋患者可能会比同龄听力正常者表现出更差的认知能力,如思维活动变慢、知觉想象能力匮乏、空间觉察能力欠缺等。“与正常听力的老年人相比,有30~40患有老年性聋的患者认知能力下降加快。”她表示,研究表明认知障碍程度与个体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呈线性相关,老年性聋可大大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长者还会分辨不清声音的来源,过马路时容易发生危险。“这是因为水平声源定位需要依靠声音到达双耳产生的时间差和强度差来进行判定,听敏度降低和时间处理能力减弱会让这一精细功能产生障碍。”周枫表示,听力下降还会导致长者与家人及朋友沟通时,需要大声说话或重复言语,这样会增加双方的交流疲惫感,对长者的人际交往产生严重影响。

  还有更多“隐藏其后”的危害。比如,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和语言理解能力下降,导致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之变得多疑、猜忌和自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以及社会隔离现象。

  此外,长者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会产生极大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的错觉;听力障碍还会造成出行不便等一系列问题,降低生活质量。周枫强调,而这种种影响,最后还是由家庭“买单”。

  老年性聋验配助听器

  是最好的干预方法

  老年性聋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还未出现根治耳聋的特效药物,因此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尽可能减少由老年性聋引发的听觉、认知、心理等问题。

  但这种疾病往往得不到重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焦粤龙指出,人们对老年性聋常存在认识误区——“人老耳背是自然现象,没得治了”“戴助听器很丢人,还不如不戴”。

  事实上,助听器是目前最好的干预方法。焦粤龙表示,助听器不仅对改善听力有所帮助,同时对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也有一定效果,对改善老年痴呆也有一定的可能性。此外,人工耳蜗可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老年性聋患者,但由于人工耳蜗成本较高,目前助听器还是老年性聋听力康复的主流。

  “在防治方面,我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焦粤龙介绍,建议市民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科学掏耳,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加强对全身慢性疾病的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要足够重视并及时治疗。

  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方面,要做到:一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加大,建议老年人服药前需咨询医生,尽量规避对耳朵有害的抗生素;二是避免噪声损伤,从年轻时做起,根据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噪声防护,预防因突然爆震引发的听力损伤和避免娱乐性噪声损伤。

  周枫提醒,首先要说服长者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老年性耳聋虽普遍,但具有高度可干预性,若及时就医和规范干预,有效率在80以上。

  有这些表现警惕老年性聋

  1.打电话时经常感觉听不清;

  2.当两个人或更多人同时说话时,感觉要听懂他们的话有点困难;

  3.经常有人抱怨你把电视音量开得太大;

  4.为了听懂别人的话,需要使劲去听才行;

  5.是否经常要求别人重复一遍他们所说的话;

  6.感觉很多人说话都好像是在嘟囔;

  7.经常错误理解别人说的话,并因此做出了不适当的反应;

  8.经常感觉听不懂女性和小孩说的话;

  9.经常有人因为你没听懂他说的话而恼火。张青梅

相关阅读

国家基本医保基金结存超2.69万亿元    2020-04-01
优衣库LifeWear服适人生焕醒健康·活力·时尚·舒适的新生活方式    2020-04-07
碧水源纳滤直饮机D668X随时提供含有矿物元素的安全健康水,让补水和补充矿物质同步进行    2020-04-10
下班回家需要每天洗头发吗? 专家: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    2020-04-18
健康家电迎来“第二春” 二季度市场有望持续回暖    2020-04-19

  Copyright© 2001-2019 本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新闻,版权归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所有。所有来源本网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互联网举报中心